行业新闻 » 照明科技赋能夜间经济与沉浸式体验

5月22日,以“文创天府·蓉耀未来”为主题的成都市文化旅游产业链创新场景供需发布会成功举办,首批76条文化旅游产业链场景清单正式发布,涵盖数字文创、旅游、音乐、体育等领域。其中,裸眼3D、VR、AI等前沿技术与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成为亮点,为照明产业在文旅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。


图片

图片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


科技赋能文旅,照明技术成关键支撑


发布会上,成都星蓝星数字科技推出的“户外裸眼3D全息设备”引发关注。该设备专为夜间经济场景设计,通过旋转型全息核心技术打造地标性光影景观,不仅提升了景区夜间吸引力,也为城市街区注入了科技美学。类似场景中,智能灯光调控系统、全息投影照明、CAV空间光影技术等成为提升沉浸式体验的核心要素。例如,东郊记忆西区计划通过全息投影与智能灯光结合,构建“科技文创体验集群”,形成“体验-消费”闭环。成都自然博物馆的沉浸式VR体验场景,则需依托互动投影和全息照明技术,将科普内容以动态光影形式呈现。



政策红利释放,照明企业迎来跨界机遇


成都正加快推动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,近期拟出台“1+4”系列政策,包括支持影视、游戏电竞、科幻内容创作等领域。对照明企业而言,这些政策为技术跨界应用提供了多重机遇:


夜间经济升级:政策鼓励文旅场景与科技融合,照明企业可针对景区、街区夜间亮化需求,开发防风雨、高亮度的户外智能照明设备,结合裸眼3D技术打造“吸睛地标”。


沉浸式体验场景:智能照明系统可联动VR/AR、互动投影等技术,为博物馆、主题乐园等场景设计动态光影叙事,增强游客参与感。


节能与可持续:文旅项目对低碳技术需求增加,企业可研发高效节能的LED灯光方案,结合物联网实现远程调控,降低运维成本。



行业趋势:从功能照明到“光+文化+科技”


此次发布会折射出文旅产业对“科技化、互动化、IP化”场景的迫切需求,照明技术需跳出传统功能属性,向“文化表达媒介”转型。未来发展方向包括:


技术跨界:与数字文创企业合作,将照明系统嵌入元宇宙虚拟会场、AI剧本游等新兴场景,实现光影与内容的实时交互。


IP活化:利用灯光秀、全息投影等技术,深度挖掘地域文化IP(如三星堆、三国文化),打造差异化文旅体验。


全域场景覆盖:从室内展馆到户外街区,构建覆盖“展演、娱乐、消费”的全链条光影生态,推动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经济增量”。


图片
图片来源:每日经济新闻


成都文旅创新场景的发布,为全国照明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“科技+文化”融合样本。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市场需求的升级,照明企业需加快技术迭代,探索与数字文创、智能硬件的深度协同,在夜间经济、沉浸式体验、绿色低碳等领域抢占先机,助力中国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

扫码登记
获取门票
返回顶部